9月8日,住建部辦公廳發布了一則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整治工作》的通知,為加強房建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投標監管,整治惡意競標、違法掛靠資質等競標亂象,將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的整治工作,下面和大家一起看看通知內容。
關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領域整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
1.
工作目標:
通過整治工作,到2022年6月底,工程建設領域惡意競標、強攬工程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招標投標亂象和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招標投標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
1.
整治重點:
針對工程建設領域以下突出問題開展整治工作
投標人串通投標、以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掛靠或借用資質投標等惡意競標行為。
投標人脅迫其他潛在投標人放棄投標,或脅迫中標人放棄中標、轉讓中標項目等強攬工程行為。
1.
工作措施:
(一)制定整治工作方案。2021年9月底前,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內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指導監督各市、縣(區)有序推進整治工作落實。
(二)集中整治行業亂象。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地方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進行全面排查,聚焦整治工作重點任務,嚴厲打擊治理行業亂象,維護建筑市場秩序。
(三)健全源頭治理長效機制。2022年5月至6月,地方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全面總結整治工作,研究梳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突出問題,深入研判招標投標領域出現的新動向、新情況,健全完善行業監管制度,堵塞監管漏洞,鞏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防范問題發生的常態化制度機制。
本次整治工作將從今年9月持續至明年6月底,重點打擊串標、借用和掛靠資質等惡意競標行為。在整治工作中,要求全國各地區各級住建部門對其行政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尤其是在建的房建和市政基礎施工項目,監管工作可依據“雙隨機,一公開”的方式開展專項調查或現場巡查工作。
雖然國家法律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工程建設非法掛靠或轉包行為,但在現實中資質掛靠行為仍然存在,屢禁不止。長期以來,在工程建設領域違法“出借”、“掛靠”資質現象比較普遍,部分不具備施工資質的單位和個人為達到承攬工程的目的,經常以繳納管理費的方式掛靠其他企業的合法資質參與工程投標,擾亂了正常的建設市場秩序,給工程監管工作帶來很大難度,同時也給建設單位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工程質量、工期、安全都難以保證。
由于近期受到政策影響的緣故,不少建筑老板苦于無法新辦資質,于是向我們咨詢能否通過建筑資質掛靠來承接工程?小編在此警醒各位老板,建筑資質掛靠危害大,資質停止新辦仍有合法渠道獲取資質,切勿使用非法手段承接工程!
下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建筑資質掛靠的危害。
根據《建筑法》第二十六條,建筑企業轉讓、出借資質證書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許他人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有些老板會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只要不被發現就沒有關系,這樣的想法是掩耳盜鈴的行為,在目前“放服管”改革落地的環境下,搭配上日益成熟的建筑信息監管平臺,企業想在掛靠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完成工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并且一旦被查出,掛靠雙方都將會面臨嚴厲的處罰:
資質動態核查常態化后,企業想要承接工程還是需要擁有自己的資質,在資質停辦后還有什么辦法可以獲取資質呢?
建筑公司股權轉讓可以讓企業不受資質停辦的影響,通過合法合規的手續取得資質證書,而且比資質新辦的速度更快,繼承原企業的工程業績,不用再擔心資質問題。
無論是出借資質還是資質掛靠,都是指企業自身沒有資質的情況下,使用他人資質參與招投標承接項目,這種行為是法律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被查出的企業會遭到嚴厲的懲罰,還會給社會帶來安全隱患。
從企業自身考慮,資質掛靠也不是長久之道。建筑企業應將目光放長遠,持有自己的資質才可以長期穩定的開展經營活動,通過資質升級提升品牌知名度才是長期發展之道,而絕不可只顧眼前利益,使用資質掛靠這種違法違規的行為。其實辦理資質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難,企業擁有自己的建筑資質才能做出長期的發展。
文章推薦:
重拳出擊:住建部開展工程整治工作,嚴打資質掛靠行為!老板們千萬不要鋌而走險!
需要資質的建企看過來,資質轉讓助你快速下證,優勢原來這么多!
建筑資質辦理與安許證的關系原來這么深?需要如何經營呢?
建筑企業能自己申辦資質,為什么還要花錢找資質代辦公司?
企業施工資質調整為甲乙兩級后,一二三級企業該如何應對